3月6日上午,攀枝花东区关工委班子成员召开特殊困难青少年救助措施协调会
(文/图 通讯员 高原)秋季学期开学临近,攀枝花市东区关工委“五老”及工作人员一行再次入户走访,看望一名因家暴受伤正在康复的青少年,叮嘱其安心休养,做好复学准备。这起发生在今年3月的青少年被家暴事件,经东区关工委联动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已实现了向好发展的结果,体现了当地青少年权益保护的“联动效能”。
今年3月3日,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接攀枝花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生报警称,一名青少年因家庭暴力受伤入院。事件源于该青少年外出玩耍回家较晚,遭到父亲殴打。当天下午上学期间,老师发现孩子身体有异常,通知家长送医,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即报警。经鉴定,孩子外伤性肝破裂损伤程度为重伤二级。
3月5日,事件经所在街道报送至东区关工委。针对家暴、欺凌等青少年权益保护中的突发事件,东区关工委建立了应急响应与综合干预体系,构建“危机处置—资源整合—长效保障”全链条闭环管理,开启“司法救助+社会救助”双轨并行机制。次日,东区关工委牵头召开针对该名青少年的救助措施协调会,区委政法委、公检法司、民政、妇联等10余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会,围绕该名青少年医疗保障、学业衔接及施暴人依法处置等问题,各参会单位结合职责逐项明确责任与救助措施。
东区区委政法委牵头成立司法救助小组,公检法司协同建立“护苗特别程序”,对案件进行全面调查,及时开展伤情鉴定,为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提供证据支持,保护受伤青少年的人身安全,避免其遭受“二次伤害”。针对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公检法司实行“三优先”(优先立案、审理、执行),公安机关24小时固定证据,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监督,法院指定专业律师代理,实现“侦诉审”无缝衔接,筑牢法治保护网。东区关工委牵头成立社会救助小组,统筹创新“五维救助包”,覆盖经济、教育、心理、监护、家庭五大领域。第一时间入院看望受伤青少年,给予精神抚慰,提供人文关怀,快速申请“绿色救助”,联合教体局保障学籍衔接,减免其学校餐食费用。协调民政、妇联、卫健、工会等及时反馈生活、学习情况,梳理相关政策,提供生活救助与心理健康服务。司法所对施暴者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社区跟进回访监督,形成帮扶闭环。
跨部门高效协作与系统性救助下,处置效率显著提升。事发两周后,该青少年病情稳定顺利出院,心理状态逐步平复,学籍衔接问题妥善解决。其父也在接受行为矫正。此次应急处理不仅高效化解危机,更体现出东区关工委在青少年权益保护中“快速响应、综合施策”的系统思维与人文关怀,为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网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