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诗洁 通讯员 邓泽一 图/古蔺县关工委)在泸州市古蔺县的青山绿水间,有位华发老者关爱步履不停。他是古蔺县关工委执行主任孙克刚,近3年来,他带领蔺州“五老”团队交出亮眼答卷:年均开展宣讲200余场次,筹集关爱资金超1200万元,惠及近2万名青少年,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新时代的青春之花。
“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2022年,刚退休的孙克刚带着使命与责任走进县关工委办公室。这位有着40年工作经历的老党员深知: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既要守住初心,更要创新方法。于是,他推动建立“明责、履责、尽责”责任体系,创新“菜单式”宣讲模式;他精准对接资源,打造“蔺州关爱”品牌,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物质加精神”的深度关爱。
“要让有故事的人讲故事,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孙克刚深谙德育之道。在他的统筹下,古蔺县建立起“退休教师+红研专家+资深五老”的特色宣讲队伍,打磨宣讲内容,形成一批精品宣讲课件——关工委“制单”、宣讲团“备单”、青少年“点单”,将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
在古蔺县东区实验学校,红军后代胡敬华将四渡赤水战役中父辈的抉择娓娓道来;退休思政课特级教师王小燕讲课后,丹桂中学当场发起的“有奖征文”活动气氛热烈。这种“理论+故事”“讲台+舞台”的创新模式,让红色基因真正浸润青少年心田。蔺州“五老”团队在浙江丽水开展的“红军四渡赤水精神”讲座,更是让赤水河畔的革命火种跨越山海,在东部校园引发热烈回响。
古蔺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占比极高。孙克刚秉持“小慈善大关爱”的理念,积极奔走呼吁,向政府争取为困境学生提供的关爱专项资金,每年为全县关爱资金注资50万元帮助困境青少年,在“朝阳工程”“特困救助”“暖冬行动”中实现精准帮扶;他协调社会关爱企业支持,落地“乌蒙山一帮一助学”“关爱女童”等项目超15个;他还推动建立困境儿童数据库,协调近20家单位持续开展帮扶,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坚实保障。
夕阳映照赤水河,银发呵护新苗长。最让孙克刚欣慰的,是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接受到红色爱国教育,是学子和青年干部眼中闪烁的理想之光。“我一辈子都怀着感恩的心在工作!当年四渡赤水走出中国革命新天地,现在我们要帮助青少年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孙克刚话语朴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离岗不离责、退休不褪色”的担当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