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共享奶奶”之后

李怡霏
2025-08-13

(关爱明天全媒体记者 李怡霏)“现在有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我们社区也可以有‘共享奶奶’嘛。”2019年,因为社区干部的这句话,成都市武侯区吉福社区本就喜欢小孩的“五老”张惠英从几十个孩子的“张奶奶”变成了辖区内26个小区的“共享奶奶”。提及担任“共享奶奶”的初衷,张惠英戏称自己是赶上了当年“共享经济的热风”。乘着这股风,如今,吉福社区动态保持40名以上“共享奶奶”参与公益托管服务,累计开展寒暑假公益托管5年,服务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


吉福社区“共享奶奶”指导孩子完成手工作品。


7月23日,在吉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特意为孩子们划出来的活动室里,张惠英手拿话筒,不急不缓地对着在座的30多个正打闹着的孩子说:“让我看看,还有哪些小朋友在说话呀。”话音刚落,孩子们慢慢在座椅上坐正,有的还调皮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给现场的“共享奶奶”们示意已“闭嘴”。

当天的活动是手工制作星星灯,由到场的8位“共享奶奶”带着孩子们一起,为圆球状的星星灯涂上喜欢的颜色。这些孩子有的来自社区的双职工家庭,他们的父母因上班不便照顾暑期在家的孩子;有的很喜欢社区组织的活动自愿前来;还有的是被家长强硬带来的。“说免得娃娃在家天天看电视、玩手机。”一位“共享奶奶”说。

“你看,这边是不是还差一点颜色。”面对年幼的孩子,“共享奶奶”总是拿出十足的耐心来引导。她们笑容温暖,又喜欢在小红书、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找新鲜”,总是和孩子们有聊不完的话题,还时不时有新的创意迸发。她们的陪伴,让孩子们在炎炎夏日能坐得住、静得下。

作为社区第一批“共享奶奶”,张惠英动员不少好姐妹先后加入了这个团体,闫玲、魏宗丽、朱道清……她们围上了有“共享奶奶”字样的围裙,成了社区孩子喜欢的“闫奶奶、魏奶奶、朱奶奶”。

“我们儿孙没有陪在身边,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也很高兴。”“担任‘共享奶奶’之后,我们成了助力小区和谐的纽带,大家关系更亲近了。”听着这些年纪在70岁上下的奶奶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不由令人感慨:“以老带小,幼有所托;以小助老,老有所为。”

吉福社区党委副书记杨琼介绍,“共享奶奶”和社区双职工家庭牵手结对,提供学生接送、课后辅导、餐食保障等公益托管服务,着力解决放学后、寒暑假期间孩童照料缺失难题,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互嵌互补。同时,双职工家庭利用空余时间为结对的“共享奶奶”提供陪餐、护理等日常关爱帮扶,用暖心举措回馈长者温情服务。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