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映照巴山红

李怡霏
2025-09-30

巴中市关工委组织学生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关爱明天全媒体记者 李怡霏   图/巴中市关工委)“聚焦关爱工作靶向,针对新情况与时俱进。”提及全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巴中市关工委执行主任熊光林以一句话概括。

巴中是革命老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常住人口200多万,全市外出务工人群多、留守儿童多。近年来,市关工委在“为青少年服务”上精准施力,结合地方特色,物质、精神双管齐下,开展关爱帮扶活动,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建设红色校园

以红色教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巴中红色资源丰富,该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让广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进一步升华?

近年来,巴中市关工委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50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建设红色校园工作,并提出“强化红色文化教育、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提升师生红色素养、发挥红色资源功能、丰富红色教育载体、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巴中市红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将帅碑林等红色教育阵地资源丰富,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全市各所学校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不定期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同时,还邀请革命先辈后代、“五老”宣讲员等进校园,宣讲党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红色校园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以通江县铁佛小学为例,依托于学校修建的吴荣正将军红色家风陈列室,全校学生都喜欢来这里“打卡”,感悟红色文化。学校的“红领巾讲解员”岳晏锋更是从小种下红色种子,多次参加红色宣讲活动,围绕“点燃信念之火 誓做红色传人”等内容开展宣讲,并在2024年通江县首届“红领巾讲解员”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上夺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之后,他被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聘请为“巴山红”宣讲团成员。直到现在,这个孩子依然会骄傲地晒出这份聘书,讲述他喜欢的红色故事。

“我们还把红色校园建设与平安校园建设结合,注重学生安全教育及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坚决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红色平安校园。”熊光林表示,结合巴中地方特色,全市以红色教育抚育童心,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扎实做好“琐碎事”

带着责任、善心、感情关爱困境娃

2017年,四川省关工委助力脱贫攻坚精准助孤帮困工作座谈会在巴中召开,推广巴中助孤帮困经验。市关工委总结的巴州区水宁寺镇“精准关爱防返贫 助力成长育新人”的做法,受到各地好评。

好在哪里?

近年来,巴州区水宁寺镇关工委主动破解五大难题,为全镇23名事实孤儿全面落实政策,以“群众诉求大起底”为契机,在镇党委领导下组建了20人参加的4支调查小组,深入摸排未成年人困难问题,将排查出的581个问题清单一个不漏地进行了化解,共计兑现救助和帮扶资金120.8万元。仅2024年一年,镇关工委开展“青少年需求出卷,关工委纾困答题”活动,共收集青少年需求1837起,已纾解1835起,受到群众好评。

如何做好助孤帮困工作,一直是巴中市关工委工作的重难点。对这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伸出援手,是关工委一直坚持做并要做好的事情。

通江县至诚镇孤儿小龙,3岁了还没有登记入户。镇关工委执行主任雷太明带队到孩子母亲的娘家南充市调查,并填报“孤儿信息登记审核表”上报民政部门,为孩子落实孤儿救助政策。恩阳区兴隆镇困境儿童小霞,听力重度障碍,市关工委支持康复救助资金,用于定制耳蜗,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目前她已经能够听到声音,并尝试发出简短的语音,给全家人带来新的希望。

组织“五老”进村入户对困境家庭摸排走访、对涉及青少年的优惠政策进行全面研究和公示、促进政策落实到人……对于助孤帮困工作,巴中市关工委一直都是“扎实地做一些‘琐碎事’”,熊光林说,他们“带着责任、带着善心、带着感情做好这项工作”。

“六个坚持” 靶向发力

精准为青少年服务

关爱工作会根据关爱帮扶的对象情况而变化,如何正确把握,做到靶向发力、精准帮扶?熊光林提出,既要强化党建引领和使命担当,又要做好精准关爱和宣传工作。

比如,市关工委始终坚持将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作为政治任务,坚持党建带关建,确保关工委工作与党委同心同向。此外,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巴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责任清单》[全市各县(区)、巴中经开区关工委和市级部门关工委、市关工委成员单位内部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针对20个责任主体分别明确了45项主要职责,从而做到主体责任更加明确,项目责任更加具体。

“坚持宏观从微观做起、大事从小事做起、国事从家事做起、难事从易事做起、虚事从实事做起、民事从我事做起。”熊光林表示,面对新情况和新任务,结合关爱工作新实际,精准关爱要认真做到“六个坚持”,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

巴中市关工委的宣传工作,既包含联合各个媒体针对工作本身的宣传,也包含“五老”进校开展宣讲特别是法治宣传。市关工委每年会专门邀请法律专家向青少年和“五老”开展法治宣传,以提升其法治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同时,市关工委班子成员分别到各县(区)、巴中经开区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专题调研,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青少年法治宣传。

“经费保障够不够?关爱工作发展平不平衡?‘五老’资源是否缺乏?”熊光林提出巴中市关工委正在摸索、解决的问题。对于巴中市上万名“五老”来说,关心下一代之路,道阻且长,唯心所向。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