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阳市乐至县中天镇来了一位选调生,名叫谢家华,担任万安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在暑假期间,针对2025届中高考学生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与中天镇关工委一道开展“沃土育新苗·薪火启新篇”暖心助学活动。
当陈毅故里的晨钟撞碎薄雾,一群年轻的身影正握着特殊的“画笔”,在帅乡的肌理间勾勒民生的纹路。当桑蚕的新绿漫过乐至的田埂,选调生服务群众活动,是桑园里搭建的蚕房暖光,是村口便民椅的坚实木条,是“儿童之家”飘出的童谣。选调生服务群众的经费化作春风,催开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生机。宣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凝成纽带,串起了青少年的农技课堂。
活动筹备阶段,谢家华和万安村“两委”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摸清了本村学子的升学动态和家庭生活实际状况,为每个孩子建立了详实的成长档案,并据此制定了科学、贴心的奖助方案,确保关怀精准送达。本次助学活动,犹如夏日里的一股清泉,选调生用“青春经费”滋润了9名万安优秀学子的心田。谢家华表示,我会继续用心用情用力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材编织一张更密的“关爱网”,持续关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轨迹,全程守护求学梦想。
资阳市乐至县选调生将论文书写在帅乡沃野。选调生谢家华用“青春经费”做乘法,一次次 “红色故事会”激活了老党员、老干部的初心,一场场“时光记录行”留下了村民的笑脸,一笔笔“微改造基金”让农民群众看到了甘霖与希望。“青春经费”是种子,在选调生的掌心发芽,长成服务群众的浓荫。让我们循着“青春经费”的流向,走进那些沾满泥土与温度的故事。看!这笔“青春经费”如何在帅乡的桑海田间发挥作用,写就最动人的民生诗行。
一封送给万安学子的书信,诉说着“村里时刻惦记着你”的关怀;一桶饱含烟火气的食用油,传递着最朴素的生活温情;一本墨香四溢的励志书籍,寄托着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切期许;一份凝聚着温暖的助学奖金,更是对寒窗苦读、不懈奋斗的肯定与鼓励。这份关怀,既有温度,更有深度,也将一直照亮万安村莘莘学子的前行之路。(谢家华 陈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