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班让孩子们的假期充满意义,在嬉笑打闹中建立深厚友谊,离开父母怀抱的孩子也能展翅飞翔。”7月30日,眉山市东坡区苏祠街道关工委执行主任吴仲才望着孩子们的笑脸,道出了暑期托管服务的暖心成效。今年夏天,苏祠街道11个社区关工委联动多方力量,推出22期暑期托管服务,为1136名青少年打造了安全充实的成长乐园,用贴心服务破解家长“看护难”的民生痛点。
精准布局:从“家长愁”到“放心托”
“孩子放假没人管,作业拖沓、安全没保障,真是愁坏了我们双职工。”这是许多家长的共同困扰。为解开这份焦虑,苏祠街道关工委早早行动——执行主任吴仲才带队深入社区调研,接连召开家长座谈会、社区关工委干部及“五老”代表座谈会,把准家长的“愁点”与孩子的“盼点”。
一张覆盖全街道的托管服务网迅速铺开:联动区妇联、团区委、人寿保险等单位,组建起由阿坝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大学等高校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团队;11个社区火速检修活动中心器材,配齐教学用品,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从方案制定到物资筹备,从人员调配到安全保障,一系列精准举措让托管服务落地见效,成为家长眼中靠谱的“假期管家”。
特色活动:让假期成为成长的“加油站”
在东湖社区“托起童心,益夏飞扬”夏令营里,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社区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罗馨琰以《七七事变》故事开启“书记第一课”,红色种子在稚嫩心中悄悄萌芽;“作业加油站”里,志愿者俯身辅导的身影温暖动人;植物拓染工坊中,孩子们用树叶拓印出绿色画卷,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漆扇制作课上,传统非遗与少年巧思碰撞出别样火花,废弃瓶罐在“环保设计师”手中变身为创意摆件。
更令人称道的是丰富的实践体验:穿上白大褂化身“小小牙医”,在口腔门诊部学习护牙知识;设计情绪疏导游戏包,当起服务邻里的“公益小主人”;跟着物业人员巡查绿化带、督导垃圾分类,变身社区“小小管理员”……多元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悟。
为民巷社区则将三苏文化搬进托管课堂。“苏娃们”读三苏诗词、做非遗手工、参观文化场馆,在《奇迹男孩》《中国机长》等影片中汲取成长力量。每天8:30到16:30的托管时光里,作业辅导、科学实验、安全教育轮番上演,30余名7至14岁孩子在这里收获知识与快乐,家长们纷纷点赞:“托管解了燃眉之急,孩子开心,我们放心!”
而在金龙社区,一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宣讲直击安全教育痛点。强制戒毒所民警通过禁毒警示教育片、真实案例解析,让孩子们看清毒品危害,再以互动问答传授防毒技巧。“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家长群里的点赞声,道出了这场特殊课程的深远意义。
成长蜕变:托管班成“梦想启航地”
“以前假期总宅家玩手机,现在每天都盼着来托管班,认识了好多新朋友,还学会了做漆扇!”东湖社区的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从独自宅家到融入集体,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参与,孩子们的蜕变印证着托管服务的价值。
这份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填补家庭监护空白,让青少年在多元化活动中全面发展;筑起安全防护墙,规避无人看管的风险;缓解家庭压力,让双职工家长安心工作,帮助孩子巩固知识、规律作息。
如今,苏祠街道的暑期托管已成为一张亮眼的民生名片。形式多样的课程、精彩纷呈的活动,不仅得到家长连连称赞,更获街道党工委充分肯定。正如吴仲才所说:“这里是孩子梦想启航的地方,更是成长的加速器。”这个夏天,关爱与陪伴交织成最动人的旋律,让每一颗童心都在阳光下尽情绽放。(东坡区苏祠街道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