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关工委组织志愿者团队“送教上门”

2025-09-23

“陈叔,您平时用第四、第五指这样帮助孩子滚动按摩,孩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青年志愿者康冬娇一边给小涛(化名)进行手和腿部按摩,一边给他的父亲示范讲解,指导帮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近日,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关工委组织的送教上门志愿者团队,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来到至诚镇药洪村的小涛家里送教。小涛今年12岁,由于出生比预产期提前了近2个月,留下了脑萎缩的病症。

“享受国家的教育政策,决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尤其是这些需要特殊关爱的残障孩子们。”至诚镇关工委执行主任雷太明说。从2018 年开始,至诚镇关工委开始组织“五老”和青年志愿者“送教团”,每周一次为既不能随班就读也无法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的孩子送教上门。截至目前 ,他们已为17名残障少年儿童提供了免费的送教上门服务。

“这些孩子都生活在农村,父母亲文化水平比较低,家境困难,对国家的相关政策也不太了解。”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苟先荣介绍说。送教伊始,志愿者们挨家挨户逐人走访调查评估,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搞清楚每个孩子的健康情况、生活学习情况、家庭环境等,研究制定送教方案,然后开始组团上门送教。

今年11岁的小琦(化名)身患佝偻病,且先天性智障,无法上学。从2022年开始,何正国、李超群等几位志愿者就开始送教上门。“每次都是几位老师一起配合,有的上语文,有的上数学,有的通过绘画与手工课进行大脑和手指协调能力训练。”小琦的爸爸说。临走时,老师们不仅给孩子布置了康复训练作业,还给家长详细讲解如何指导孩子打扫卫生,整理家务,洗脸刷牙等。

“孩子有智力障碍,不能独立生活,再加上离城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很远,没法每天接送,只能麻烦辛苦关工委的老师们上门送教了。”鸳鸯村10岁女孩小罗(化名)的妈妈说。2025年5月9日,文艳老师给小罗上了语文和数学课,彭巧老师给小罗上了绘画与手工课,康冬娇老师帮助小罗进行了康复训练。小罗和老师们相处融洽,进步也很快。临走时,她还依依不舍地把老师们一直送到大门外。

“付出,不一定就要回报。”雷太明说,“很多时候,送教团队的老师们用半年的时间才能教会孩子1+1=2,三四个月才能教会孩子写2~3个简单汉字或分辨颜色,一年左右才能教会孩子立正站好……不管多么辛苦,只要孩子们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也会为关工委做了一件好事实事而骄傲。”(通江县关工委 王立新)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