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工委在大龙潭彝族乡拉鲊村开展“五老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区关工委执行主任邓章权讲述拉鲊古渡的红色故事,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在金沙江畔的拉鲊古渡,邓章权向青少年和党员同志们深情讲述这座千年渡口的红色记忆。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连接四川与云南的咽喉要道,三国时期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南征之路便由此渡过。历经沧桑岁月,新中国成立后,拉鲊古渡焕发新生,成为108国道贯通川滇的重要轮渡码头,见证了三线建设时期无数建设者跨江开发攀枝花的奋斗历程。
邓章权以202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成昆铁路仁和段为切入点,深情讲述了该铁路的建设奇迹。面对外国专家“修路禁区”的断言,革命先辈们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大无畏精神,硬是在700多公里的复杂山地间筑就了这条钢铁动脉,听到这里,现场同学和党员们无不为之动容,深刻感受到这条铁路所承载的不仅是钢铁轨道,更是一代建设者的热血与信仰。
村史馆里,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件件实物展品静静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邓章权指着斑驳的老照片说:“2015年大桥通车,结束了轮渡历史。如今的天堑通途,正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同学们驻足凝视着展柜中锈迹斑斑的铁路工器具,仿佛将当年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的身影重现在大家眼前。
活动最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建设更美好的仁和贡献青春力量。(攀枝花市仁和区关工委 吴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