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组织、壮大规模,引领老年教育提质扩面
一是组织引领聚活力。在雅安市芦山县离退休干部志愿者“1 + 8”架构的有力引领下,老年大学离退休党支部完成功能性党支部改选。精准收集 39 名党员信息并细致记录,依序划分三个党小组开展活动。此举深度强化了老年大学离退休党支部建设,汇聚各方力量,为老年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使其焕发出崭新气象。二是建章立制强统筹。老年大学秉持制度先行理念,精心编制《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办法》《学员守则》等一系列关键制度文件。明确办学目标、管理流程以及考核机制,让教学管理有规可依、科学高效推进。同时,组建校务委员会,统筹调配教学资源,构建起“一盘棋”工作格局,全方位保障老年教育的高质量运行。三是广泛发动壮规模。积极拓展招生渠道,借助社区宣传、志愿者服务、老年协会联动等多元方式,打破传统招生局限,将社区学员年龄下限放宽至 50 周岁及以上。精心开设长期班 8 个、短期班 10 个,学员数量达 2000 人次,办学规模和学员倍增,有力推动老年教育规模持续壮大。
创新形式、联动发力,推动老年教育有声有色
一是开展联合办学。积极探索与县级各部门携手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先后与县医院、县健身气功协会、县书画协会、县摄影家协会、大川镇快乐村签署联合办学协议,着力打造“银龄教育共同体”。各方共享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以及课程资源,实现优势互补。2024 年新增大川、太平两个校外教学点,全力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达成“就近入学、按需选课”的教育愿景。联合办学课程占比高达 35%,学员满意度更是达到 98%,成效显著。二是探索实践游学。精心设计涵盖红色教育、康养休闲、历史文化等多元主题的三条游学路线,精心编写 50 个点位解说词。以游为切入点,以学为牵引,构建学校主导、学员全程参与的老年游学完备机制。精准把握老年学员学习需求,充分点燃其参与游学活动的热情。2024 年,县老年大学联合省保健协会简阳分会组织500余人前往芦山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游学融合、助力老区振兴活动。学员们通过红色文艺表演、故事宣讲、场馆参观以及考察芦山重建变化等形式,深入学习交流,活动效果与社会反响俱佳。三是多元活动展学。搭建“老有所为”展示平台,每学期末举办汇报展演活动。各班级结合自身特色开展文艺展演,在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此外,老年大学积极投身各类文化活动,如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鼓励学员学以致用、服务社会。2024 年累计参加活动 50 余场,全年开展志愿服务 200 余次,充分彰显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效与学员的精神风采。
争取支持、优化阵地,增强老年教育保障支撑
一是建好办学阵地。聚焦办学条件改善,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充分利用闲置国有资产,争取改造资金110万元,改建新校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3000平方米。校内设置多媒体教室、书画室、舞蹈房等专业教室,全力为广大老年学员营造安全舒适且优美的学习环境,提升学习体验。二是争取经费保障。多渠道筹措经费,每年落实财政预算 10 万元作为工作经费,从县管党费中列支 5000 元保障党支部活动经费。努力为老年大学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以及活动开展提供保障,确保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推进。三是优化课程师资。深度整合各方资源,从人大办、老促会、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县委党校新聘 10 位优秀教师,教师队伍实力显著提升。依据学员需求,持续优化课程设置,新增“健康养生”“传统文化”“红色教育”“法制教育”等8大类40门课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大力开发“理论+实践”现场教学课程,打造现场教学点位12个,助推老年大学教育质效双增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建立学员满意度评价机制,课程好评率稳定在 95%以上,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雅安市芦山县关工办)